最新发布的11月数据显示,中国出口远超预期,外贸仍保持较高热度,这一趋势在2021年会如何演绎?
11月中国出口有多?
由于欧美二次疫情反弹及其对产能的冲击,11月我国以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速高达21.1%,远超前值11.4%和市场预期的9.5%,贸易顺差升至754.3亿美元,从地区和产品层面都呈现出全面开花的高景气。
在出口地区方面,11月出口高景气体现在四个方面:
一是中国出口第三大贸易伙伴美国的同比增速高达46.1%,创年内新高。原因有二:一方面,
中美贸易摩擦导致2019年11月中国出口美国的金额是当年低点,造就了今年面临的低基数效应;另一方面,美国疫情急剧恶化,10月开始封锁措施有所趋严,11月美国制造业PMI有所回落,但11~12月美国圣诞节消费旺季仍维持不变,从中国补库存的需求十分旺盛,提振了我国消费品出口。
二是中国出口第二大贸易伙伴欧盟的同比增速攀升至8.6%,年内首次转正。11月欧洲新一轮疫情及封锁加剧了供给下滑,防疫物资和消费品需求增加导致其供需缺口再次扩大,助推中国对欧盟出口由负转正。
三是中国出口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的同比增速仍保持10%的两位数,小幅低于9月峰值的14.4%。二季度以来,疫情冲击在东盟渐趋明朗,但疫情总体可控且优于全球,经济重启较快,东盟国家供需缺口缩小从而降低了对中国出口的依赖。
四是中国出口日本的同比增速为5.6%,连续两个月保持正增长。进入2020年二季度以来,中国对日本出口同比增速和自日本进口同比增速均有所上升,中国对日本出口同比增速回升尤其明显且出现正增长。在出口大增的同时,虽受高基数影响11月进口有所回落,但国内生产景气程度仍居高位。11月国内制造业PMI为52.1%,较10月回升0.7个百分点,其中进口PMI指数较10月回升0.1个百分点至50.9%,总体都在扩张区间,11月我国进口金额为1926.5亿美元,同比增速由10月的4.7%回落至4.5%,更主要是受到2019年高基数的影响。从国别来看,中国自日本、东盟和韩国的进口增速出现回升,分别为7.1%、6.5%、5.9%;但自美国和欧盟的进口增速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,分别录得32.7%和4.5%,可能与疫情反复对供应能力的拖累有关。从前11个月来看,中国进出口规模与2019年持平,累计出口和进口背离加大,贸易顺差大幅增加。今年1~11个月,我国进出口总值4.17万亿美元,同比增长0.6%。其中,出口总金额增至2.31万亿美元,增幅为2.5%;进口总金额为1.86万亿美元,降幅为1.6%;前11个月贸易顺差为4599.2亿美元,同比增23%。